又一重大發現!據央視新聞報道,4月8日,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油田滿深1井勘探獲重大突破。這一次發現油田一條區域級富含油氣斷裂帶,石油資源量達2.28億噸,算是我國復工以來又一重大發現了。
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了,地碳酸鹽巖油氣藏儲量較為豐富,并且作為西氣東輸主氣源地之一,承擔了我國華東、華北地區120多個大中型城市人們生活、3000余家企業的供氣任務。
石油一直以來都屬于重要能源,對于工業企業來說更是被稱之為“工業的血液”。面對這樣一種重要能源,我國既成為了一個石油生產大國又成了石油消費大國,在經過加工后成為燃料、潤滑油、瀝青、溶溶劑等類型的產品,應用于各行各業展現了其能源不同應用領域,所以近幾年來我國一直都在大力發展石油勘探工作。
面對這種大力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石油勘探與開采中我們選擇應用膜分離技術對其中產生的油田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以免污染水源以及周邊生態環境。石油廢水從開采過程、鉆井過程和洗井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成分復雜不僅攜帶有原油,在高溫高壓的油層中還溶進了地層中的各種鹽類和氣體、許多懸浮固體等細菌雜質,高礦化度的油田廢水還會產生嚴重的腐蝕與結構的現象。
膜分離技術中可根據不情況選用應用的膜元件,利用微濾、納濾、超濾、反滲透等膜產品,對油田廢水進行雜質去除,達到可排放且回用的標準。通常多會使用高分子材料構成的超濾膜元件,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超濾膜適合處理這種溶液中的溶質分離,并且超濾膜具有較致密的表層和以指狀結構為主的底層(表層厚度為0.1微米或更小,并具有排列有序的微孔,底層厚度為200~250微米。),可以更好地應對油田開采廢水分離提純的任務。
我國建立以來一直不斷發展石油勘探與開發的技術,回顧這一歷史過程,我們認識到了中國石油工業已然崛起。未來東麗也會一直專注于膜技術的發展,為石油勘探與開發的廢水治理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